——寫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
國紀平
2025年11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潮涌黃浦江,世界再矚目。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拉開帷幕。
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全球貿易盛會,正越辦越好。本屆進博會將再次向世界彰顯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這是世界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共同發展的重要窗口。本屆進博會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后中國舉辦的首場重大經濟外交活動,特殊節點賦予特殊意義。四中全會對擴大高水平開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進博會的如期舉辦,正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必將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市場相遇、產業相融、創意互促、規則互鑒,激蕩起共同發展的澎湃動能。
(一)
太平洋的波濤,見証跨越萬裡的奔赴。
10月15日,來自秘魯錢凱港的首批進博會展品,歷經遠洋航行,運抵上海。承載著安第斯山脈風情的陶器、柔軟保暖的羊駝毛制品等特色產品,不僅為第八屆進博會注入濃郁“南美氣息”,更攜帶著遠方創業者對機遇的熾熱期盼,駛入了中國大市場的廣闊港灣。
作為全球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進博會以開放的誠意和魅力留住老朋友、迎接新朋友。第八屆進博會將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整體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規模再創新高。泰國、阿聯酋、尼日利亞、格魯吉亞、瑞典、哥倫比亞等6國將擔任主賓國。同期舉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將設置33場分論壇及閉門會,還將舉辦貿易洽談、投資促進等配套活動80余場。
為參展國家、企業打開“機遇之窗”,進博會見証了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的鏗鏘腳步。
中國舉辦進博會,就是為了擴大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年復一年,各方共赴“東方之約”,正是對中國一以貫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賴。
從創辦進博會、消博會、服貿會等新平台,到自貿試驗區擴容、海南自由貿易港揚帆,再到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擴大來華單方面免簽政策適用國家范圍……中國持續推進制度型開放,開辟出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
開放是發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孟加拉國的手工藝品、敘利亞的古皂、巴基斯坦的鹽燈……進博會讓曾經“名不見經傳”的產品變身一個個爆款產品,進入中國的千家萬戶,更為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就業與發展希望。“進博之約”早已超越單純的商業展銷,升華為一場共贏合作之約,彰顯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共享未來的生動實踐。如今,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十四五”時期貨物和服務進口將超過15萬億美元,對外投資累計為東道國納稅3000多億美元,帶動大量就業,促進了當地工業化和現代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高水平開放成為對中國好、對世界好的大事業。
開放是把握大勢、破浪前行的堅定抉擇。相通則共進。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裡,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各方普遍期待減少壁壘、擴大開放,共同打通國際經貿的血脈,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進博會“越辦越好”,中國用行動証明了支持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為企業對接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搭建了重要橋梁”“進博會讓全球更多國家的中小企業分享中國大市場機遇”……進博會對外開放的“磁吸力”,再次証明“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
中國高水平開放是立足長遠、久久為功的“長期主義”。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從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四個方面作出重要部署。隨著各項決策部署落地開花結果,更多合作共贏、彼此成就的故事,還將在開放之路上繼續書寫。
(二)
對新西蘭紐仕蘭乳業而言,其跨越式發展正是以進博會為起點。
2017年,紐仕蘭鮮奶產品初探中國市場,遭遇“上架即臨期”的困難:進口鮮奶保質期僅15天,物流通關就需7至8天。首屆進博會舉行前,上海市長寧區實施進出口貿易“驗放分離”試點,大力提升通關速度。紐仕蘭鮮奶打破“堵點”,實現72小時從新西蘭牧場直達上海。
連續參加7屆進博會,首發新品、洞察市場、拓展網絡,紐仕蘭在中國市場高歌猛進:鮮奶銷量達到此前的26倍,線下銷售覆蓋至25個省份、線上覆蓋90%以上電商平台。“紐仕蘭跟隨進博會共同成長,我們始終看好中國市場、看好進博會。”紐仕蘭全球執行總裁羅伊·范登赫克說。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已成為參展企業的共識。中國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這是中國的堅定承諾,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機遇扎根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穩定性。這是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最大底氣與信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清晰且可預期,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錨。
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創造了廣闊合作空間。7年來,一系列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等,讓進博會化身為創新創造的大舞台。其背后,是中國從“世界工廠”供應全球到“創新實驗室”賦能全球的轉變。第八屆進博會將展示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利潤場、應用場。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滿懷期待:“進博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確定性,彰顯了中國對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承諾。”
機遇蘊藏於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確定性。進博會是沉浸式感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體驗區”。德國西門子連續7年參加進博會,在中國建立了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全價值鏈體系﹔同樣是進博會“全勤生”的美國霍尼韋爾已經將進博會視作集中展示技術與解決方案、首發首展旗艦創新產品、擴大中國投資、拓展合作伙伴關系的一站式平台。進博會背靠14億多人口超大規模市場,前7屆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助力各國企業共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困局。
已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未來10多年中等收入群體將超過8億、產業配套能力強……放眼全球,中國意味著市場和機遇,“投資中國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成為眾多跨國企業的戰略共識。
機遇孕育於中國創新升級的未來性。代表未來的創新浪潮在進博會上得到生動展現。德國諾亞推出具備認知能力的家用服務機器人MiPA,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全球首發面向銀發族的陪伴機器人ClickCopilot,全球首發小直徑可控擴張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藥專用X光機,亞洲首秀可應對嚴苛腐蝕環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聽器……未來產業與新型消費的融合,印証了中國豐富應用場景對全球創新的“催化效應”。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勁驅動下,中國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前沿領域的持續投入,不僅重塑著自身產業格局,更在為全球創新提供前所未有的成長沃土。
以開放合作盤活存量,以創新升級培育增量,中國不斷為各方提供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今年前9個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921家,同比增長16.2%。“十四五”以來,中國累計吸收外資超7000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標,新設外資企業比“十三五”時期多出2.5萬家,印証中國始終是全球投資強“磁場”。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多機遇,正蘊藏於中國波瀾壯闊的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也蘊藏於與各方開放互動、合作共贏的未來圖景裡。
(三)
盧旺達的進博故事是“熱辣滾燙”的——連續7年赴約,讓咖啡、茶葉與辣椒從高原走向世界,打通了從產地到市場的快速通道﹔
贊比亞的進博故事是又“甜”又“美”的——蜂蜜接連簽下大單,祖母綠寶石打開中國市場,資源稟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
自首屆以來,進博會始終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多方面優惠與便利。今年進一步擴容升級原有非洲產品專區,推動所有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及53個非洲建交國的企業和產品充分享受“零關稅”待遇,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同比增長23.5%。預計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境外商協會,將攜其本土中小企業組團參展,讓全球中小企業同樣站上世界級的“大舞台”。虹橋論壇也將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專題研討。
中國以實際行動為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打開新的機遇之門。越來越多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特色產品,借助進博會平台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盧旺達奧克斯樂園蜂蜜公司創始人索朗熱·穆雷凱齊感慨:在進博會“惠全球”的理念下,世界沒有“被遺忘的角落”。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中國始終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定支持南南合作,堅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匯合作之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
當前,國際經貿秩序遭受嚴重沖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越是風雲變幻,越需錨定方向。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唯有順應時代發展、把握前進邏輯,才能正確引導經濟全球化方向,讓各國人民共享增長成果。
中國舉辦進博會,正是以行動捍衛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推動開放共贏的浪潮奔涌向前。
面對“脫鉤斷鏈”的雜音,中國主動開放市場、深化合作,為各國企業提供鏈接全球的堅實支點,攜手做大共享的蛋糕﹔面對發展鴻溝的挑戰,中國積極擔當,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以零關稅政策推動機遇共享,讓合作共贏真正惠及世界、造福未來﹔面對保護主義逆流,中國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推動國際經貿規則朝著更加公平、包容、合理的方向發展。
大國之大,在於格局與擔當。進博會作為中國提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合作共贏惠及各國的負責任擔當。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始終以寬廣胸襟超越隔閡,以博大情懷關照人類共同命運: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中國持續提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公共產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拓展、實踐持續深化、成果日益彰顯。
*** ***
一個政策穩定、經濟增長確定、發展前景可期的中國,正為充滿變局的世界注入寶貴的信心。矚望“十五五”,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共享機遇,共創繁榮發展的美好明天。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4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