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永戰
2025年11月04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能力,建設特色鮮明高職院校。
——摘自“十五五”規劃建議
廣東惠州一家科技企業的廠房中,阿者阿格手持儀器,專注地組裝面前的掃地機器人控制面板,動作流暢熟練。
阿者阿格是四川樂山峨邊彝族自治縣職業高級中學校的高二學生,學習機電技術應用。前不久,他和同學們一起到廣東參加崗位見習,學到了新知識,也增長了見識。
今年4月,阿者阿格第一次走出大山學技術,跟著帶隊老師余魯曲長到浙江紹興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峨邊學子到柯橋實訓學習,得益於2021年開始實施的東西部協作項目“藍鷹工程”。項目旨在完善四川的職業教育培訓機制,培育更多產業“雄鷹”。
電梯維修是機電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來到柯橋,剛踏進實訓樓,十幾台電梯教學設備就讓阿者阿格眼花繚亂。老師帶大家熟悉了放置警示牌、斷電、打開電梯等全套流程。“老師結合不同設備,講明技術要點,非常清晰。”阿者阿格說,邊熟悉技術操作,邊結合三維模型等掌握工作原理,“兩個月的時間,學得徹底。”
實訓時白天學、晚上復習鞏固,回到峨邊,阿者阿格繼續提高自己,有空就在柯橋給學校援建的電梯實訓平台一次次解決模擬故障,不斷磨煉本領。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峨邊職中的老師還可向柯橋的老師視頻連線請教。
跟崗老師也掌握了更多技能。實訓期間,余魯曲長時常在一旁觀摩。課堂上,老師設計機床故障,學生們操作數控機床解決故障。“我在學校教的是機械基礎和鉗工,在浙江有機會學習數控機床相關知識。”余魯曲長說,更重要的是,實訓豐富了他的教學方法。
“藍鷹工程”實施以來,學子既可以“飛”出大山,前往東部省份參加實訓,也能在本地利用新建的實訓平台和遠程視頻等方式,學習新技術。今年9月,峨邊職中採購兩台數控機床,建成數控機床實訓平台,這是學校的第五個實訓平台。余魯曲長承擔起機床教學課程,帶學生鑽研數控機床的運行原理、實訓維修技巧。
由“飛出去”到“飛出去”與“留下來”相結合,“藍鷹工程”帶動大山深處的職業教育不斷升級。“我們與紹興技師學院、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紹興財經旅游學校簽訂了幫扶協議,已累計派出400多名學生到浙江實訓學習。”峨邊職中校長夏雲華介紹,不少學生畢業后到東部沿海地區就業,從事機械加工、焊接等行業,近300名畢業生在川渝地區從事機械加工、電子商務等行業,260多名學生通過高考或單招等渠道繼續升學。
面向“十五五”,“藍鷹工程”將持續發揮作用。“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學校實訓平台,與更多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夏雲華說。
本期統籌:郭雪岩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4日 03 版)
| 相關專題 |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