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2025年09月04日09: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22
“共产党是靠踏踏实实争取人心,而不是靠任何夸夸其谈的政治哲学获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靠唤起人民内心的希望、信任和爱戴,不是靠空谈大道理而赢得人民对他们事业的支持。”
——杰克·贝尔登
1933年,美国人杰克·贝尔登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先后受聘于美联社、合众社,持续报道中国抗战,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贝尔登视角独特,擅长从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出发,挖掘中国革命战争的真相。在对中国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持续观察和报道中,他发现了中国共产党制胜的秘诀。
“能说国语”的美国记者
杰克·贝尔登的名字,不如埃德加·斯诺那样为中国人民所熟知。和大部分的“中国通”也不一样,杰克·贝尔登来中国的时候不是什么上流人士。1933年,美国尚未完全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刚从大学毕业的贝尔登,一方面为了谋生,一方面出于冒险的心理,应聘成为一名水手,登上了开往中国的邮轮。
途中,他住在阴暗潮湿的船舱里,与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劳工同吃同住。邮轮到达中国香港后,几乎身无分文的贝尔登下了船,转赴上海找工作。路上艰辛曲折,全靠中国百姓的接济。贝尔登惊诧于中国百姓的温良,即便身处兵荒马乱、国弱民穷的艰难时世,他们仍会尽其所能,向一个陌生的外国人伸出援手。这份纯粹的善意让贝尔登心生好感,他愈发乐于和中国老百姓攀谈,借以学习汉语,并了解他们的生活。后来,贝尔登又离开上海到了北平,在从事英语教师工作之余,也尝试撰写文章向外国在华新闻机构投稿。这一时期,他结识了同样来自美国的埃德加·斯诺、霍尔多·汉森等人,受他们的影响,他开始关注中国抗战。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贝尔登受聘于美联社,开始为《时代》和《生活》周刊杂志撰稿。1938年11月,他作为唯一的外国记者,跟随上海各界民众慰劳团到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采访并报道新四军抗战的情况。贝尔登会说汉语,能够直接和普通战士交流,由此获得了不少关于中国战场的第一手资料。
1938年12月23日-28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为查询贝尔登经历及思想状况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来往电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新四军是一支“日军最怕的军队”
贝尔登关于新四军的报道在上海《大美晚报》上连载发表,向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翔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英勇顽强的抗战部队。他称新四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1939年,这些报道整理结集为单行本《新四军》,由大美晚报社出版发行,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
1938年12月,贝尔登发表在上海《大美晚报》上有关新四军的报道。(上海市档案馆藏)
贝尔登在报道中写道:新四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却是“日军最害怕的军队”,它与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政治制度是这支军队的生命线”。共产党员在军队里起着思想表率的作用,他们通常担任最危险的职务,执行最艰巨的战斗任务。贝尔登记录了这样的战斗场景:“政治指导员拔出手枪喊道:‘跟我来!’全速冲在前面,战士们紧随其后……”这种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的精神,不仅有力凝聚了军心士气,有效激发了战斗意志,更赢得了群众支持,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贝尔登认为,有关中国抗战的新闻多被外国报纸放在次要版面,未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来自中国战场的消息多经转手,既缺乏鲜活生动的细节描述,也不具备足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为了获得战场的最新情况,贝尔登总是想方设法前往“火线”,他曾亲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的前线。在关于太原会战的报道中,他由衷地称赞八路军“英勇善战”,展现了“游击战的威力”。
“共产党把人民看成是自己的‘筋骨’”
1942年,贝尔登离开中国,前往缅甸、北非、欧洲战场,但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局势。中国内战再度爆发后,贝尔登在遥远的美国听到很多关于“国民党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涨,可以在三个月之内迅速结束内战”的不实报道,他决定亲自到中国去调查实情。
1946年底,贝尔登再次踏上中国土地,深入华北、华东等解放区探访。不料,当他刚坐船到达天津塘沽港时,便遭到一名国民党海关工作人员的勒索,贝尔登严词拒绝,当即被赶下了船。流落荒野的贝尔登,最终在一支驻华美军的帮助下,到达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在天津的工作站。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把联合国筹集捐赠的物资发放给中国百姓,然而他们无一不在控诉国民党的贪污腐败:粮食被服通常在半路上就被国民党的腐败官员截胡倒卖,一点不顾百姓死活。
贝尔登乘坐联总的物资卡车,一路颠簸进入了解放区。在这里,他听到了很多中国小人物的英雄故事。他在《中国震撼世界》书中写道:“在没有共产党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农民永远是最苦的那一类人,他们干着最苦的活,过着最穷的日子。……共产党让他们看见了光,这束光不仅让他们看清了前面的路,还给了他们走下去的勇气。”贝尔登发现,在解放区“老百姓不再惊恐地看待政府,政府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而是可以信赖的亲人和战友”。“共产党把人民看成是自己的‘筋骨’,因此能够创造惊人的巨大力量”。
在中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内战实际上是国共之间的争夺战时,贝尔登精准地预判“共产党人必胜”,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他在书中写道:“共产党是靠踏踏实实争取人心获得胜利的。”人心向背“是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的最直接原因”。
2003年1月再版的《中国震撼世界》
毛泽东对《中国震撼世界》给予了高度评价。1970年,他在会见斯诺时提起贝尔登,说这个“海员写的”《中国震撼世界》,是可以和《西行漫记》相比的。
(本文作者:李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